加強隊伍建設,著力夯實志愿服務基礎
采取舉辦培訓班、印發倡議書、發布短信、督促檢查、提醒交辦、網絡公告、上門指導等多種方式,組織動員縣、區和全市各部門、單位進一步摸清家底、整合資源,積極在志愿金昌——全國志愿服務信息平臺上注冊志愿服務組織和志愿者,及時發布全市性志愿服務項目,準確記錄志愿者服務時間,并對2019年以來的服務時間進行了補錄。先后舉辦專題培訓班3期、綜合培訓班2期,培訓人數1800多人。發放提醒單4期、提醒單位31個。截至目前,全市共注冊各類志愿服務組織687個,實名注冊志愿者達到85465人,占全市長住人口的18.18%,超出測評標準5.18個百分點,有服務時間的志愿者由去年10月份的2000多人達到3.5萬人,占注冊志愿者人數的40.97%。
加強陣地建設,不斷拓展志愿服務領域
緊扣測評體系相關指標,本著統一標識、規范建設、運行良好要求,按照“有場所、有標識、有隊伍、有制度、有項目、有檔案、嚴管理、能服務”的標準,在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和政務中心、銀行、稅務、醫院、車站、機場等窗口單位設立“學雷鋒志愿服務站”56個,同時重向企業、學校、社區和景區景點延伸,成立社區、鄉鎮、村(居)志愿者工作站和志愿服務隊1200多個,并根據不同站點場行業(職責)特點,面向廣大群眾提供力所能及的便民利民志愿服務。
加強項目培育,努力推進志愿服務活動
按照項目化運作、品牌化引導要求,在農村,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為重點,圍繞服務精準脫貧、美麗金昌建設、鄉村振興戰略主題,在216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和基地,先后培育志愿服務項目1500多個,深化扶貧、濟困、敬老、救孤、助殘、恤病等志愿服務,打通了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在城市,以文明城市為創建重點,圍繞“弘揚雷鋒精神、爭做文明市民·助力文明城市創建”主題,著力深化“三進三幫”“逢六”上街、“全民做公益”“先鋒引領”“道德銀行”“在職黨員進社區”和“遵規禮讓、暢行金昌”等志愿服務品牌項目和健康教育、文明上網、環境保護、社會治安等志愿服務活動。針對部分志愿服務項目“華而不實”的問題,不斷創新活動品牌,在市區黨政機關及企事業單位實行“包街責任制”,拓展了活動責任,延伸了活動觸角。今年以來,全市各類志愿服務組織圍繞文明創建、疫情防控、關愛慰問、學習雷鋒和扶貧幫困等重點工作,先后發布志愿服務項目1207個,參與志愿者5.8萬(次),總服務時長25萬小時,不間斷、不停歇的志愿服務,使“紅馬甲”文明新風成為城市一道最亮麗的風景。
加強宣傳引導,大力普及志愿服務理念
印制《志愿服務讓文明城市更有溫度》,宣傳習總書記在中國志愿服務聯合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上的賀信精神,宣傳志愿服務條例,宣傳我市志愿服務工作成效,引導志愿服務規范化推進、常態化發展。利用金昌文明網和“文明金昌”,開設“志愿之城”和“德潤金昌”專欄,今年以來,先后刊登、宣傳各類志愿服務的活動信息100多條、倡議書2份,發放志愿者馬甲1050件、帽子65頂,用志愿服務凝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積極做好全國志愿服務“四個100”、全省志愿服務“四個十佳”和金昌市優秀志愿者和志愿服務組織的推薦、評選活動。全市有省級以上最美志愿者3人、最佳志愿服務組織3個、最佳志愿服務項目3個,最美志愿服務社區3個,有市級優秀志愿者82人、優秀組織16個、優秀項目5個。這些典型如同一面面旗幟,引領全市志愿服務向更大范圍,更廣大領域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