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05/11 17:05 來源:中國文明網
字號:[大][中][小]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把培育時代新人、提升社會文明程度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作出一系列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戰略決策。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部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由此翻開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新的篇章。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這一重要任務,以及“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等具體工作部署。在這一歷史時刻,以解讀新時代文明實踐為主題的電視專題片《文明風盛新時代》應運而生。第一集《理論進萬家》以理論宣講為切口,全景呈現了文明實踐深耕基層、根植群眾,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實踐與探索。電視片以視聽加旁白的呈現方式、故事化的敘事方式,以豐富生動具體的典型案例、典型現象,生動展現了科學理論進萬家的壯美畫卷,讓觀眾在緊跟時代、貼近生活的鮮活故事中,切實感受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時代魅力和勃勃生機。
突出主題主線 全方位呈現理論宣講嶄新活力
作為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引領群眾、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抓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是立心鑄魂、夯基固本的戰略工程。用黨的創新理論統一思想、達成共識、凝聚力量,是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務。理論宣講是有效傳播黨的科學理論,武裝和教育廣大人民群眾的重要手段。在全國開展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理論宣講主體多元多樣、宣講載體形式不斷創新,廣大理論宣講工作者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把理論課堂搬到社區廣場、農家小院,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語言和方式,借助豐富多彩的文藝形式,在為群眾提供醫療、健康、科普等服務的同時,開展互動式、情景式、體驗式宣傳宣講,把黨的創新理論與科學主張講清楚、講明白,讓老百姓聽得懂、愿意聽、記得牢、用得上。電視片以多元化宣講主體、創新化宣講載體為切口,充分展現了6年來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理論宣講深耕基層、服務群眾的進展成效,以及潤物細無聲的嶄新時代氣質。
浙江省龍游縣“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團”以當地各行各業優秀年輕人為主體,不斷發展壯大年輕宣講隊伍,用青年一代的新知識結構、新思維方式、新觀念理念承擔起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的重要任務。上海市47所高校65支宣講隊,組成大學生理論宣講志愿服務聯盟,開展場景化、特色化的理論宣講,揚思想之旗,立精神之柱。更多年輕人開始接觸理論、學習理論、傳播理論,把黨中央的好聲音與群眾的生產生活密切聯系起來,以青春力量傳播黨的聲音,凝聚起逐浪前行的澎湃動力。貴州省赤水市以馬國友、黃修平、王廷科為代表的“嗑子匠”,把黨的創新理論、惠民政策融進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有力激發了群眾共情共鳴,受到當地群眾的熱情歡迎。在赤水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倡導下,一大批群眾所熟悉和喜歡的人成為新思想的傳播者,黨的創新理論潤物無聲地走進老百姓生活,傳播到鄉親們的心田。
77歲的馬國友已有50多年黨齡,他加入丙安鎮新時代“茶館嗑子匠”志愿服務宣講隊,多年來,他積極參與志愿服務,向社會傳遞正能量。
聚焦以文化人 多主體展現理論宣講創新特色
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深入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載體,要著眼于“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調動各方力量,整合各種資源,創新方式方法,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牢牢占領城鄉基層思想文化陣地,動員和激勵廣大群眾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電視片選取多項案例,將“道理”講成“故事”、由“獲知”引入“踐行”、將“輸出”轉為“引導”,展現了新時代理論宣講的創新特色與獨特魅力。
福州市以古厝古建筑為平臺,開展“新思想微宣講”,讓歷史文化遺產成為傳播黨的創新理論的生動教材。陜西省咸陽市楊陵區開辦大碗茶文化講壇,在潤物無聲中提高群眾思想覺悟。四川北川羌族自治縣舉辦“火塘會”,將宣講融入民族習俗,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新疆石河子市老軍墾宣講團通過傳播英模人物故事、民族團結故事等,在青少年心中埋下紅色的種子。安徽省天長市揚劇團的俞金花,把革命歷史題材作為新劇本的重點,開發現代劇目,吸引了廣大老戲迷和許多年輕人。在深入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過程中,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紛紛挖掘地方文化資源,將理論傳播與民間文藝傳統民俗相結合,探索了富有地方特色、彰顯時代氣息的宣傳方式。廣西武宣的壯鄉山歌、陜西延安的信天游、陜北秧歌等,一道道民俗韻味十足,寓學于娛,寓教于樂的文化大餐,增加了親和力、感染力,弘揚了正能量,豐富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新時代文明實踐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注入了活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也由此播撒得更加寬廣,黨的創新理論也在千家萬戶中扎根得更加牢固。
凸顯走心真信 多維度闡釋理論宣講成功關鍵
電視片聚焦走心、真信這一理論傳播成功的關鍵,堅持內容求“實”、方式求“新”、語言求“變”,讓節目內容更加貼近現實、貼近群眾,在雙向互動中講清道理、傳播思想,真正有效傾聽民聲、感知民意、贏得民心。山東省平度市仁兆鎮沙北頭村的王桂欣,建立起了農家“莊戶學院”,定期組織“大姜師傅”“芋頭師傅”、種植大戶等“農師傅”們為村民授課,為地方培養了一大批種植能手。當地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結合已有的技術培訓課程,把講理論和搞發展、傳技術相結合,在傳授農業“致富經”的過程中,生動講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鄉村振興等重要論述,讓老百姓口袋鼓起來、思想富起來,發自內心地聽黨話、跟黨走。
云南省安寧市趙家莊根據群眾需求,把圖書資料、政策答疑、業務辦理、實踐活動等送到田間地頭,“流動書包”裝滿惠民服務,讓黨的政策理論流動起來。西藏自治區亞東縣帕里鎮組織“文明實踐大篷車”宣講活動,宣傳宣講與便民服務相結合,把黨的創新理論送進牧民家門。在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理論宣講者的持續努力下,黨的創新理論走向更廣闊的田間地頭,伴著泥土的芳香走進老百姓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