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精品国产sm调教网站,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老熟妇仑乱视频一区二区,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一区二区

【改進創新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第6期丨隴南康縣:探索社區服務新模式 提高文明城市創建質效

日期:2024/08/19 17:08  來源:康縣創城辦

字號:[][][]

  【編者按】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全國、全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安排部署,充分展示各地改進創新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進展成效和經驗做法,強化互學互鑒、提高創建質效,省文明辦將于8月中旬至9月底在甘肅文明網、“文明甘肅”微信公眾號、中國甘肅網等媒體平臺開設“改進創新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專欄,擇優刊登各市(州)、蘭州新區以及敦煌、玉門等9個全國文明城市縣級提名城市的信息稿件,供大家學習借鑒。

  探索社區服務新模式 提高文明城市創建質效

  康縣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目標,不斷提升基層社區服務能力,優化服務環境,把精神文明建設與黨的建設、服務社會能力、提升社會治理效能等深度融合,促進社區共駐共建、互聯互動、共治共享,探索出了社區治理“四新”新模式。

  構建城市社區大黨委,疏通服務群眾“新路徑”。康縣全面推行社區“大黨委”建設,構建“鎮黨委+社區大黨委+網格黨支部+樓院黨小組”四位一體網絡組織體系,通過廣泛推薦和組織遴選,選聘11名單位黨組、黨支部負責人擔任社區“大黨委”委員,各社區設置書記1名,副書記2名,專職黨建工作者1名。同時,積極履行社區“大黨委”主體責任,與轄區愛心企事業單位黨支部簽訂了以“黨建工作聯創、思想工作聯做、公益事業聯辦、社會治安聯防、環境衛生聯搞、文體活動聯誼”六項活動為主題的共駐共建協議,并嚴格落實每季度1次“聯席會議”工作制度,共同研究解決社區建設發展難題。今年以來,城關鎮中街社區解決群眾難題16件,西街社區解決了多年來難以解決的污水排放問題,東街社區新修全民健身廣場1處。

  豐富文明培育載體,創建新風培樹“新平臺”。打通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康縣各社區積極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落實好學習實踐科學理論、宣傳宣講黨的政策、培育實踐主流價值、豐富活躍文化生活、持續深入移風易俗等活動,逐步形成了“一社區、一品牌”良好局面:城關鎮西街社區開展了“愛心存折”特色愛心傳遞活動,社區志愿者開展的各類服務群眾事項均計入“愛心存折”。截至目前,該社區共有560名志愿者憑存折積分在社區愛心積分超市兌換了禮品,極大地調動了志愿者為民服務的積極性。

  優化為民服務機制,提升社區治理“新環境”。康縣結合隴南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持續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并延伸以“板凳會議”“院壩會議”為載體平臺,常態開展“民事直說”志愿服務活動,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點單—派單—接單—評單”相互貫通的服務模式,為群眾解決了“樓里事”“鄰里事”“家里事”,實現黨群交流、為民解憂零距離,真正做到了問題反映能直達、問題解決在一線,為城市文明和諧,向上向善發展奠定了基礎。康縣對三個社區辦公場所進行了改址新建,以群眾需求為向導重點完善了便民大廳、兒童之家、老年食堂、社工驛站、理論宣講、文化活動、科普宣傳、健身活動等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服務功能平臺,在解決群眾實際問題中凝聚和引領群眾,深化拓展社會文明治理新風尚。

  健全區域共治網格,健全社區治理“新格局”。康縣全面推行網格化治理模式,根據“人口密集度、區域關聯度、居民融合度”等三個維度,各社區積極籌劃了“微網格”管理,將社區156名居民黨員、6個社區民警、52個網格員、98個業主委員會、4個物業公司負責人“五員”力量充實到微網格中,共建成了154個“微網格”,形成了“多個單元、一網兜底”的社區治理體系。康縣在“微網格”管理過程中,主要以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困境兒童、殘疾人等困難群體為重點人群做好服務工作,全面提升政策宣講、綜治維穩、法律普及、環境衛生整治等工作,實現了政策在網格中落實,民意的網格中收集,民事在網格中辦理,問題在網格中解決,群眾對政府的滿意度不斷增強。

  與此同時,康縣城區各網格積極探索“黨組織+業委會+物業公司”居民自治模式,持續擴大物業進駐樓院覆蓋范圍,成立業主委員會45個,有20棟樓院小區實現物業進駐和精細化管理,另有7棟樓院正在開展物業進駐前期籌備工作。在“三無樓院”治理方面,采取社區“兩委”組織居民小區樓院成立業主委員會自我管理的方式,以居民自愿參與公共設施維護、環境衛生保潔、鄰里矛盾化解等方式給予愛心積分,依據自我管理成效獲得積分,以積分兌換生活用品促進自我管理積極性,13個“三無”樓院和19個老舊小區實現了規范化管理,城市治理水平明顯提升,轄區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以上圖片均由康縣創城辦提供)

責任編輯:任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