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09/14 11:09 來源:精神文明報
字號:[大][中][小]
近年來,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務,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暨省級文明縣為目標,突出“外形”“底色”“氣質”“風采”內外兼修,提升文明“顏值氣質”,共建共享同繪文明幸福新圖景。
以點擴面,“強基固本”塑外形。先后召開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暨省級文明縣創建工作動員會、推進會,連續兩年制定工作方案,織密組織體系,突出工作重點,細化任務分解,把創建工作納入鎮、部門單位綜合考評體系,列入縣人大、縣政協視察調研重要議題,形成縣委、縣政府統籌協調、四套班子齊抓共管、各部門合力推動的生動局面。召開“每月一題”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座談會,專題研究解決文明城市創建具體問題。成立十個專項工作組,牽頭開展市容市貌整治、城市更新改造、市場環境治理等九大行動,精準施策抓整治,集中力量補短板,整改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小區樓院、農貿市場等方面問題900多處。印發《臨澤縣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實施方案》,舉辦臨澤縣“學雷鋒·文明實踐我行動”主題活動暨創建省級文明縣集中示范引領活動,向黨員干部發出帶頭“爭做文明人 共創文明城”倡議,制度化落實“月末周五”環境衛生整治和每周五文明交通勸導活動,引導共駐共建單位每月深入社區開展不文明行為監督引導,425個志愿服務團隊組織2.8萬余名志愿者帶頭踐行文明,引導市民爭當“文明有禮臨澤人”。
以德潤心,“培根鑄魂”鋪底色。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魂育人,持續深化“德潤棗鄉”道德實踐活動,屆次化評選道德模范95名,全面落實關愛慰問、觀演禮遇、動態管理等機制措施,讓德者更有得、好人有好報。推薦選樹“甘肅好人”26名、“張掖好人”10名,建成“甘肅好人”文明實踐品牌工作室3個,充分發揮“一個人影響一群人”的帶動效應。常態化開設“德耀棗鄉”專欄,定期展出各類先進典型,巡回宣講先進事跡。堅持以點帶面、以城帶鄉,互融互促、融合發展,全縣創建各級各類文明單位293個,其中,全國文明單位1個,全國文明村鎮5個,省級文明單位16個,省級文明村鎮19個,省級文明校園5所,省級文明家庭2戶。強化動態管理,組織開展各類精神文明先進集體復查復核,制度化建立命名褒揚、失格退出機制。緊緊圍繞治理高價彩禮、反對大操大辦推動移風易俗,連續五年舉辦集體婚禮,掀起了公交車、自行車等“低碳婚禮”新熱潮。突出把婚事新辦、喪事簡辦、余事不辦納入村規民約,將移風易俗以制度形式固定下來,蓼泉鎮灣子村等4個村規民約入選省市優秀目錄,鴨暖鎮昭武村等2個村被命名為“甘肅省村規民約先進村”。
以文化人,“啟智潤心”增氣質。扎實推進縣鎮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形成縣有“三館三中心”、鎮有綜合文化站、村(社區)有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社有文化大院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爭取文化專項資金269萬元,新建高老莊丹霞書院、城市書房、微書房7個,改造社區公共文化空間5個。7個鎮全部設立圖書館、文化館分館,建成農家書屋、文化大院、村級文化廣場、文化長廊、鄉村舞臺323個,實現城鄉“15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全覆蓋。圍繞“春夏秋冬”四大板塊和春節、元宵等傳統節日,精心推出“元氣滿滿”等20余項文化體驗類活動,創新開展丹霞山下“鬧”新春、風箏美食節、鄉村年貨節等各類特色活動60項,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文化進萬家”“大地歡歌”等文化惠民活動接地氣、受歡迎。
以愛踐行,“凝心聚力”展風采。依托城市文化綜合體,建成以全民閱讀學習、文化創作交流、地域文化傳承等7個平臺為主的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探索建立“六有”標準型、“四好”示范型、“五強”引領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83個,打造“不設墻”的文明實踐廣場、公園、基地、街區27個,設立志愿服務崗124個,構建起了城鄉全域覆蓋、點多面廣、功能完備的文明實踐服務圈。運用網絡平臺精準對接群眾需求,將線上云服務與線下志愿行動相融合,探索推行“菜單化”+“個性化”服務,形成“五單”工作模式(所站制單→群眾點單→機構派單→服務隊接單→群眾評單),受理點單4200多個,為近7.2萬名群眾提供志愿服務,評單滿意率100%,實現志愿服務“一鍵通”、文明實踐“一網連”。將每月最后一個星期五定為“新時代文明實踐集中服務日”,創新推出城市社區志愿服務“微項目”,常態化組織開展“彩虹課堂”“背包客”“愛心媽媽”獨居老人“一鍵通”等志愿服務活動,“河小青”“幫之樂”“初心課堂”等志愿服務品牌項目深入人心。臨澤縣榮獲2021年甘肅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優秀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