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1/23 15:01 來源:天水市文明辦
字號:[大][中][小]
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文明鄉風,移風易俗是關鍵。天水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導,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緊緊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五大振興”的目標任務,把移風易俗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有力抓手,堅持統籌推進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著力破除陳規陋習,倡樹文明新風,為鄉村振興鑄魂聚力。
一、以文明創建助推鄉風文明建設。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各縣區、各部門深入實施“人知人曉”“人信人守”工程,加大“講文明樹新風”“圖說我們的價值觀”公益廣告覆蓋面和刊播力度。天水市現有鄉鎮113個,行政村2491個。現有各級文明村鎮1490個,其中:全國文明村鎮9個,省級文明村鎮127個,市級文明村鎮198個,縣級文明村鎮1156個。各縣區高度重視文明城市創建,清水縣積極爭創全國縣級文明城市;秦安縣、武山縣鞏固提升省級文明縣創建成果,積極爭創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甘谷縣、張家川縣已成功創建為省級文明縣,秦安、甘谷、張家川縣正積極爭創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累計建成國家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10個;建成省級鄉村建設示范村21個、市級鄉村建設示范村33個、縣區級鄉村建設示范村47個;建成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1個、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2個。成立8個市創城督查組,全方位、高密度對文明村鎮實測點位的督查檢查,強化城中村、鄉鎮及路域環境等整治,推動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助力鄉村振興。持續深入開展做文明有禮天水人活動,制定印發《關于進一步常態化長效化開展做文明有禮天水人“十大文明行動”的通知》,市文明辦聯合市委社工部、市委網信辦等10家部門單位,共同發出《“十大文明行動”倡議書》。今年當天水“創城”遇見麻辣燙走紅,積極協調督促各相關部門和縣區開展志愿服務,持續宣傳推廣“做文明有禮天水人”十大行動,倡導廣大市民文明出行、文明旅游、規范停車、文明用餐、愛護公共衛生、維護公共秩序、積極開展志愿服務等,熱情有禮接待外地游客,摒棄陳規陋習,合力共建文明城市。
二、以鑄魂育人引領鄉風文明建設。著力打造宣傳教育示范街、主題廣場、主題公園、“好人一條街”“新時代好少年橋”主題村鎮以及文化墻等,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群眾生產生活有機融合,德潤各方面各領域。制定天水市《道德模范禮遇幫扶辦法》《道德模范榮譽稱號管理辦法》《“天水好人”管理辦法》,廣泛開展先進典型推薦評選和幫扶禮遇。截至目前,全市現有全國道德模范1人、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4人、甘肅省道德模范7人、天水市道德模范75人,中國好人5人、甘肅好人56人、天水好人515人;全國文明家庭2戶、省級文明家庭4戶、市級文明家庭117戶。實施道德模范系列微電影工程,先后創作拍攝了《愛·不釋手》《愛·如己初》《幸福》《彩虹的味道》《天水無塵》《初心》等6部道德模范微電影。2022年以來,全市打造“甘肅好人”文明實踐品牌工作7個,指導各縣區依托“甘肅好人”品牌工作室開展主題宣講活動27場次。每年邀請先進典型代表參加公祭伏羲大典等大型活動。組織開展天水市道德模范系列微電影展播、第21個公民道德宣傳日暨先進模范事跡宣講、“甘肅好人”文明實踐品牌工作室集中宣傳月等活動。在春節、國慶等重大節日期間,常態化組織慰問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新時代好少年、文明家庭等先進模范代表129人次,在全社會營造了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
三、以移風易俗推進鄉風文明建設。以“抵制高額彩禮、倡導文明新風”為主題,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文明新風教育、科學知識普及和法治教育,開展治理高額彩禮、樹立文明鄉風示范創建活動,發放《治理高額彩禮倡議書》70多萬份。進一步明確“一限”“三諾”“三覆蓋”“三嚴禁”“四帶頭”“兩處理”治理辦法,發揮黨員干部“關鍵少數”帶頭作用,組織黨員干部簽訂《黨員干部拒絕高額彩禮承諾書》,完善黨員干部婚喪嫁娶等事前報備審批、事后報告制度,明確規定縣域內婚嫁彩禮、禮金、酒宴等最高限額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等部門牽頭,指導全市2491個行政村成立紅白理事會,修訂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章程,對紅白事流程、禮金標準、宴席檔次、規模數量作出指導性“限高”。全市各級民政部門將婚介機構、婚慶公司和職業婚介人員納入管理范圍,實行登記備案制度,開展政策解讀、普法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并簽訂行業行為承諾書,實現婚介持證上崗。司法部門牽頭組織開展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規宣傳教育,政法、公安、法院等部門開展了一系列專項治理行動,依法嚴厲打擊“職業媒婆”哄抬彩禮、索要高額介紹傭金、包辦買賣婚姻、侵害婦女合法權益、婚姻詐騙等違法行為,營造了共建和諧的社會新風尚。特別是今年以來,天水市深化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全市開展“糾治陳規陋習 倡樹文明新風”系列宣傳報道活動13期。啟動“曬村規民約、展鄉風新貌”系列主題宣傳展示活動,收集7個縣區優秀“村規民約”33個,分期展播宣傳,引導縣區、街道、社區、鄉鎮、村(組)互學互鑒,傳播文明理念,涵育文明鄉風。
四、以文明實踐培育鄉風文明建設。堅持先行先試、全面建設的總體思路,按照“14536”的總體要求,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書記主抓,把志愿服務作為重要抓手,實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供單、群眾點單、中心(所、站)派單、志愿者接單、群眾評單“五單”對接機制,緊貼群眾生產生活實際,推出“文明禮儀進公交”“潔凈家園”“好婆婆好媳婦”“一對一獻愛心”“群眾議事廳、有事您說話”等志愿服務項目,每年開展“百人百課百講”“百名講師進基層”先進典型事跡宣講等活動。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縣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7個、實踐所124個、實踐站2846個、實踐點(基地)346個;全市共注冊實名志愿者48.5萬人,志愿服務隊伍 6788支,發起志愿服務項目34929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實現全覆蓋。依托“我們的節日”,開展天水市首屆新時代文明實踐國風集體婚、“移風易俗遏制高額彩禮弘揚正能量”主題微座談、“5·20”青年交友聯誼會、秦風集體婚禮暨婚俗展演展示、“千載姻源 百年好合”2024(甲辰)天水伏羲廟七夕節拜祖祈福等移風易俗文明實踐活動,營造了遏制高額彩禮、倡導婚嫁新風的良好社會氛圍。全市上下常態化組織先進模范代表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村、組開展理論政策宣講、事跡宣傳、幫扶慰問、法律維權、衛生保健、助殘幫困等文明實踐活動,用文明實踐力量,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不斷提升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文明先行。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道路上,天水市將探索奮進,通過打造“文明行、文明匯、文明風、文明頌”宣傳“沃土”,全方位、多角度展示“羲皇故里、龍城天水、文明高地”嶄新形象和靚麗品牌,讓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吹遍天水大地,不斷構筑起一道道鄉村振興靚麗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