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精品国产sm调教网站,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老熟妇仑乱视频一区二区,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一区二区

敦煌市:厚植“小家”新風 共筑“大家”文明

日期:2025/02/18 16:02  來源:敦煌市委宣傳部

字號:[][][]

  家風無言、潤物無聲,家風正則社風正,家風清則國風清。近年來,敦煌市把加強家庭文明建設作為推動提升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載體,樹立和傳承優良家風,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以建設好家庭、實施好家教、弘揚好家風為重點,持續強化榜樣引領、涵養良好家風、構建和諧家庭,推動形成了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

  強化榜樣引領 培育家庭文明風尚

  在敦煌市沙州鎮文廟社區的紅色小屋里,“講好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家風”主題活動如期開展,“全國五好家庭”代表李磊向大家闡釋了“家”的含義,通過引用孟母三遷、岳母刺字、陶母退魚等典故,深入淺出地闡釋了家風家教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他將自己的家風故事與傳統典故相融合,教育引導青少年孝順父母、誠實守信、勤儉節約。

  榜樣是一座燈塔,指引方向,給人力量。近年來,敦煌市培育選樹全國“最美家庭”“五好家庭”4戶,甘肅省“最美家庭”38戶,酒泉市“文明家庭”“最美家庭”66戶。充分利用電視、文明敦煌、敦煌文明網、掌上敦煌APP等各類媒體廣泛宣傳文明家庭等先進事跡1500余條次,在主次干道、公園廣場、小區樓院等處張掛文明家庭事跡宣傳海報100余張。在各鎮村、社區樓院等處設立“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專欄、最美家庭光榮榜等70余處。邀請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典型代表深入各單位、村鎮、社區等地開展先進事跡宣講活動100余場次,引導市民群眾向模范家庭學習。

  敦煌市充分發揮65個“巾幗家美積分超市”激勵引導作用,將積分與建設“美麗庭院”、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域無垃圾治理、推進移風易俗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激發廣大家庭的參與熱情,積分超市成為了群眾互學互比互促的新舞臺,積分兌換真正變成了深化家庭文明建設、改善村容村貌、提振精神面貌的新通道,推動形成了鄉風引領、文明共建、全民參與、齊抓共管的新風尚。

  涵養良好家風 深化家庭文明建設

  在敦煌市圖書館報告廳內,一場意義非凡的家庭教育課程設計大賽正如火如荼地進行,10位選手生動精煉的提取社會關注話題,嚴謹細致的講述科學的家庭教育觀,精巧的將科學育兒理念貫穿在家庭關系中,將自己對家庭教育的認識和思考融于課程展示當中,從內容到形式、從課堂到家庭、從溝通方式到實踐應用、從時代變遷到創新融合,全方位地展現著家庭教育風采。

  敦煌市大力傳承和弘揚良好家風家教,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陣地作用,常態化開展“家風傳廉潔 院落聽廉音”家風教育、“清廉家書”征集、“紅色家風主題征文”“書香家庭”創建等文明實踐活動300余場次,舉辦“家教賦能 協同育人”家庭教育公益巡講、家庭教育“六進”暨家庭家教家風巡講、母親講堂、“護苗行動大講堂”等宣講活動200余場次,通過宣傳好家風事例、分享清廉家風故事、反面典型警示教育等方式,引導家庭自覺樹立良好家風,真正做到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進行潛移默化、潤心無聲的家庭教育。

  敦煌市積極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協同育人機制,全力推動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有機融合。組織開展親子閱讀、親子藝術表演等活動230余場次。充分發揮家長學校作用,利用落地家長學校、家長會等組織學生家長進行心理健康知識和家教方法的學習等180余場次,引導家長改變傳統思想觀念,重視家庭教育。

  構建和諧家庭 凝聚向善向上力量

  “我們要摒棄陳規陋習,爭做新風尚的倡導者、傳播者和實踐者,為文明婚俗賦予新的時代意義……”2024年5月20日,敦煌市舉辦“山泉為證·情定敦煌”全市推進婚俗改革弘揚文明新風520結婚登記集體頒證儀式。16對新人共同誦讀了《敦煌市婚俗改革倡議書》,成為了婚戀新風的踐行者和推動者,為倡導新時代文明新風營造了濃厚的社會氛圍。

  敦煌市持續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大力倡導“風雨同舟、相濡以沫、責任擔當、互敬互愛”的婚姻家庭理念,提倡婚嫁“零彩禮”,倡導建立家庭創業、育兒“幸福基金”。弘揚婚事新辦、文明節儉、綠色環保的婚嫁新風尚,引導新人摒棄大操大辦、鋪張奢華的舊婚俗觀念,增強婚姻家庭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利用七夕、“520”等特殊節點,開展集體頒證、集體婚禮、婚俗改革宣傳等系列活動。特邀金婚銀婚老人、道德模范等幸福家庭代表作為頒證員、證婚人,講授家庭故事,傳遞家庭責任。不定期舉辦婚戀情感、婚前培訓等主題講座,引導適婚對象樹立正確的婚姻家庭觀。

  敦煌市創新建成“匯聚幸福·和合之家”,聘請心理咨詢師、法律工作者、家庭教育指導師等組成專業志愿服務團隊定期不定期“坐診”婚姻家庭輔導室,開展婚戀咨詢輔導、家庭矛盾調解、婚姻危機干預、家庭教育指導、婚姻法規知識普及等服務,為群眾“幸福婚姻、和諧家庭”保駕護航。

責任編輯:任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