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2/26 15:02 來源:定西文明實踐
字號:[大][中][小]
近年來,定西市隴西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聚焦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教育引導,拓寬參與渠道,啟發群眾自覺,持續推進家庭文明建設,為精神文明建設注入了強大的“家力量”。
一、強化思想引領,筑牢文明根基。把加強思想引領作為首要任務抓緊抓實,堅持線上線下同向發力,不斷增強家庭的凝聚力、向心力與文明素養,引導家庭成員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筑牢家庭文明建設的思想根基。注重將黨的創新理論融入家庭、融入生活,充分發揮新時代宣講師、巾幗紅娘宣講志愿服務隊等宣講力量,把宣講地點搬到小區廣場、農家院落,采取“板凳會”“炕頭會”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將黨的創新理論、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送到群眾家門口。持續在“看隴西”“文明隴西”等微信公眾號、短視頻號推送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庭文明建設重要論述,引導各類媒體開設“家庭文明建設”專欄,運用新聞報道、言論評論、公益廣告等形式,常態化對獲得各級各類先進典型家庭的事跡進行宣傳和展示,帶動廣大家庭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牢固樹立新時代家庭觀。
二、注重家風傳承,弘揚傳統美德。始終以家風傳承、弘揚傳統美德為著力點,多措并舉,傳播優良家風文化,培育良好家風。依托隴西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深入挖掘歷史文化名人、鄉土鄉賢的優秀家風故事,開展“好家風、好家訓”征集,在菜子淺河村等30余處村級陣地精心打造家風亭、文化長廊等陣地,以“沉浸式”體驗模式,讓優良家風可觸可感。常態化開展“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宣講、道德講堂和“婆媳話家常”互夸活動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聚焦身邊人、身邊事,以真實且飽含溫情的故事傳遞家風力量。注重發揮榜樣引領作用,開展“最美家庭”“文明家庭”選樹活動,設立“孝悌和樂”“書香潤家”等特色標簽,通過融媒體矩陣展播先進典型事跡,形成“一家庭一亮點”的示范效應。同時,組織“文明家庭”代表深入鄉鎮巡回宣講,以“接地氣”的方式傳遞家風力量,引導廣大群眾向先進學習,營造全社會注重家風傳承的良好氛圍。
三、推進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綜合運用教育引導、實踐活動、制度約束等舉措,發揮家庭在移風易俗、建設社會文明風尚中的“細胞”作用。以“抵制高額彩禮·倡導文明婚俗”宣傳引導工作為切入點,通過召開主題宣傳、召開專題講座等形式,宣傳移風易俗的意義和要求,引導群眾樹立“重情輕禮”的婚戀觀和“厚養薄葬”的孝道觀。創新舉辦“崇德明禮·感恩奮進”隴西縣第一屆集體升學禮和“德美隴塬·守望幸福”集體頒證儀式、青年聯誼交友活動等主題實踐活動,引導群眾倡樹婚嫁文明新風。督促指導全縣215個村和18個社區全覆蓋修訂完善與移風易俗相契合的村規民約(居民公約),明確紅白喜事的標準和流程,引導群眾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監督。動員引導“文明家庭”成員加入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等自治組織,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動群眾自覺遵守村規民約,積極參與基層自治,推動移風易俗和鄉村治理水平雙提升。
四、多方協同發力,凝聚創建合力。堅持把文明家庭創建作為提升社會文明程度的關鍵核心,統籌整合各類資源,形成全社會參與的良好局面,為構建文明和諧家庭環境注入強大動力。政府部門統籌引領,構建起縣、鄉、村三級家庭教育指導網絡,整合教育專家、心理咨詢師等資源,提供“線上+線下”個性化服務。舉辦隴西縣“家庭·家教·家風”書畫作品展,創作作品200余幅,以藝術詮釋家庭和諧,實現“潤物無聲”的文化浸潤。發揮社會組織和志愿服務力量,針對留守兒童及困境兒童,打造“愛心媽媽”志愿服務品牌項目,精準匹配452名“愛心媽媽”與兒童建立“一對一”幫扶,定期開展生活照料、心理疏導和學業輔導,幫助孩子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動員社會愛心企業、愛心組織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留守兒童、困境家庭提供幫扶,傳遞社會溫暖,同時鼓勵企業參與文明家庭創建,引導職工傳承良好家風,促進家庭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