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07 15:03 來源:精神文明報
字號:[大][中][小]
蒲虎勤,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崆峒笑談傳承演藝中心職工,一級演員。從事戲劇創作表演40多年來,蒲虎勤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一生踐諾,排戲育人,他是戲曲傳承的“追夢人”,為傳承弘揚戲曲文化作出了積極貢獻。曾獲甘肅省戲劇紅梅獎表演一等獎、第五屆甘肅省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第九屆敦煌文藝獎等榮譽。
送戲曲進基層 豐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
自1982年起,蒲虎勤投身文藝事業,40余年來堅守戲劇表演,他不畏艱難,常年深入基層,為陜甘寧三省群眾送戲下鄉,背過鋪蓋卷、睡過麥草鋪、住過百家屋、吃過千家飯。數十年來,他的足跡遍布陜甘寧三省。其間,蒲虎勤累計為基層群眾演出5000余場次,讓傳統戲曲文化深入基層,激發了戲曲的發展活力,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蒲虎勤還致力于創作精品戲曲劇目,由他組織并主演的大型現代眉戶劇《崆峒山下》,講述了崆峒山下河西村群眾在駐村幫扶干部引領下,克服困難、守護環境、奮力奔小康的故事,促進了傳統戲曲文化的創新與發展。該劇榮獲文化和旅游部“全國現實題材優秀舞臺精品展演劇目”稱號,并入選中國文聯、中國戲劇家協會評選的全國17臺精品劇目之一。平涼地方戲曲成功走向全國,深受戲迷喜愛。
堅持公益培訓 傳承文化基因
2023年,蒲虎勤開設了公益性戲曲實驗班,旨在傳承戲曲文化,實現從小學至中專的戲曲一體化培訓。課程涵蓋了戲曲藝術傳承、理論、形體表演等內容,蒲虎勤累計授課600多課時,風雨無阻,培訓學生及戲曲人士上千人。他的學生在兩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大賽中獲得“金花”榮譽,打破了甘肅省在校學生在該獎項上21年的空白。
為保護和弘揚戲曲文化,蒲虎勤還將個人收藏的6000余件戲劇服裝、皮影、木偶及文獻資料等分類整理,創建了1036平方米的平涼市戲曲博物館,對游客免費開放。他積極推動數字化戲曲博物館建設,把戲曲博物館由線下搬到線上,累計接待游客23萬余人次。他創立的“一團一班一館”模式也受到關注和推廣,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