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18 15:03 來源:中共鎮原縣委宣傳部
字號:[大][中][小]
【編者按】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實全國、全省宣傳部長會議精神,充分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甘肅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聯合甘肅文明網即日起開展甘肅省精神文明建設機制創新案例網上展示活動,旨在通過聚焦工作機制、豐富工作載體、打造優質品牌等創新舉措,進一步做優做強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創新、亮點工作,為推動新時代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可借鑒、可推廣的鮮活經驗、特色做法和生動實踐。
鎮原縣:弘揚優秀文化 傳承良好家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家風是民風社風的根基,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家風正則民風淳樸、鄉風文明、社會和諧。近年來,鎮原縣把家規家訓傳承作為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重要舉措之一,通過組織開展系列活動,用優秀家訓培育人,用良好家風引導人,用模范家規激勵人,由個人滲透群體,由家庭逐及社會,文明新風逐步形成,社會凝聚力進一步增強。
一、“征集+提升” 把家規家訓“亮”出來。鎮原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書法之鄉”,崇文重教、耕讀傳家是每個家庭的傳統,優秀家規家訓以不同形式映射在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中。近年來,鎮原縣高度重視家風建設,采取各種形式,征集優秀家規家訓,讓優秀家規家訓成為凝聚同族、同村、同鄉,甚至全縣人民的精神力量和文化紐帶。廣泛開展“傳家訓、亮家風、評家規”活動,面向19個鄉鎮215個村300多個家庭,通過口述記錄、文獻查考,征集到優秀家規家訓37條,編輯成冊,向機關、社區、學校贈送。組織專家學者對虎泉張氏、棗園安氏、安定胡氏、鎮原慕氏、龐溝龐氏等20多個家族的優秀家規家訓家風進行了深入挖掘。部分家族還自發組織整理族譜,把家規家訓放在突出位置,將編輯好的族譜廣泛向族外人士、各部門贈送,有效促進優秀家規家訓流傳推廣。
二、“研學+推廣” 把家風故事“講”出來。為進一步喚醒人們重視家規家訓的意識,鎮原縣通過召開分享會、座談會,廣泛發動理論工作者、社區群眾、模范代表,圍繞“好家風”進行深入研究、探討。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組織鄉賢、文化能人等骨干力量,定期不定期開展巡回宣講。邀請縣內書畫名家進村入戶書寫家規家訓,張貼懸掛在醒目位置,有效激發群眾的文化自覺和道德自律。平泉鎮洪河村的農民講堂在開展致富產業、政策法規培訓的同時,注重將家風家訓宣講作為重要內容,并成立宣講小分隊,深入農家院落、田間地頭,與群眾面對面交流,“講”家風、“談”家訓。臨涇鎮“焦宏澤書法館”、慶陽市鄉賢文化傳承基地負責人焦宏澤,自費刻制焦氏家規家訓石碑100多塊,陳列在自家庭院四周,供群眾參觀學習;利用農閑時間,組織村民傳習家規家訓,播放紅色電影,有效提升了村民的愛家愛國意識。
三、“融入+踐行” 把家風家訓“立”起來。鎮原縣全力做好“融入”這篇文章,在文明單位、文明社區、文明家庭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工作中,以家規家訓宣傳實踐活動為著力點,動員廣大群眾積極參與村、組、社區文明評議會,使展示家風、評議家訓的過程成為廣大群眾相互學習、交流、借鑒的平臺。以“我們的節日”活動為契機,把家風建設融入清明、端午、春節等傳統節日活動中,進一步豐富道德內涵,提高育人水平。特別是在選樹“最美家庭”“最美人物”等典型過程中,注重修身立德,看重良好家風傳承,用群眾身邊看得見、摸得著、學得到的平民榜樣、身邊典型,言傳身教。在“鎮原發布”微信公眾號、政府門戶網站、新鎮原APP等縣屬主要媒體開設專題專欄,對各類典型人物和事跡進行深入宣傳報道,在全社會營造了傳家風、做好人、促文明的良好氛圍。
四、“傳承+創新” 把優秀家風“傳”下去。鎮原縣積極發揮名人名家效應,將王符紀念館、胡氏宗祠、段氏宗祠等打造成家風家訓展示館,充分發揮教化作用。在全縣組織開展“傳承家風家訓,弘揚家園文化”主題朗誦活動,邀請朗誦愛好者朗誦中國古代經典家訓、鎮原縣部分優秀家規家訓及家風故事。鎮原縣圖書館在微信公眾號上開設經典家訓、家風故事誦讀專欄,分期播出相關朗誦音頻。平泉鎮洪河村、中原鄉武亭村通過建辦鄉村記憶博物館,收集家書、家譜、老物件、老農具等,在歷史的記憶中傳承文明鄉風。鎮原慕氏家族制作竹質戒尺,上刻家規家訓,為族內每戶發放一把,在懲戒鞭策的同時,讓家風全面傳承。屯字鎮閆孟村、開邊鎮解放村結合精神文明建設和移風易俗,將家規家訓繪成勤廉家風文化墻,推進鄉風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