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19 12:03 來源:中共張掖市委宣傳部
字號:[大][中][小]
【編者按】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實全國、全省宣傳部長會議精神,充分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甘肅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聯合甘肅文明網即日起開展甘肅省精神文明建設機制創新案例網上展示活動,旨在通過聚焦工作機制、豐富工作載體、打造優質品牌等創新舉措,進一步做優做強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創新、亮點工作,為推動新時代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可借鑒、可推廣的鮮活經驗、特色做法和生動實踐。
張掖市:探索建立“123”工作法 激活精神文明“動力密碼”
近年來,張掖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培育時代新人、弘揚時代新風為目標,以“五大創建”為載體,持續深化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不斷擦亮文明底色。
圍繞“一條主線”,涵養“文明之魂”。牢牢抓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個根本,持續開展市民文明素質提升行動。拓展平臺多維培育。積極搭建“文明相約·張掖有禮”“文明共建·培樹新風”“文明城市·你我同行”等市民樂于參與、便于參與的創建平臺,廣泛深入開展爭當“文明市民”、爭創“文明單位”、爭建“文明社區”、爭做“文明家庭”等系列活動,讓群眾在參與中感悟文明、理解文明、實踐文明。創新載體多元傳播。開展“文明行為促進條例進萬家”主題宣傳活動,創新推出“文藝演出+有獎競答+萌娃說畫+志愿服務+簽名承諾”“五部曲”流程,帶動全民參與,推動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落實從“紙上”到“心里”。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采取“大屏+小屏”“線上+線下”“景觀+標語”等形式,推動文明宣傳“走街串巷、上墻入道、敲門入戶”。豐富活動多方發力。常態化開展“小手拉大手·共創文明城”“9個1”【開展1次教育成果觀摩、發1份倡議、看1部短片、做1次家長培訓、講1個育人故事、做1場家校共育微講座、展示1段才藝、聽1段心靈對話、參與1個主題沙龍】主題活動,建立親子互學互幫互促常態化文明監督機制,通過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形成全社會崇尚社會公德、踐行文明美德的良好氛圍。
深化“兩大行動”,塑造“文明之形”。緊盯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實施公共設施提升完善、市容市貌專項整治兩大行動,以“小切口”撬動“大民生”。以“微更新”提升舒適度。創新實施“三拆三治三通四增”行動【拆違章建筑治亂,融通公共空間;拆小區圍墻治堵,暢通道路循環;拆破舊房屋治臟,連通人心民心。增加城市活動空間、增加公共設施、增加公共綠地、增加文化氣息】,通過“拆墻透綠”打造“無圍墻社區”,創建“無圍墻城市”,對城區內23個片區3萬余戶進行“拆小并大”,改造提升背街小巷29條17.6公里,打通斷頭路13條,街巷面貌顯著改善,居住環境更加舒適。以“微實事”提升滿意度。建立書記、市長“每月一題”面對面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機制,通過“一事一方案”解決停車難、物業管理等13個方面民生問題,新增停車泊位6800多個,限時開放58個機關企事業單位停車泊位1880個,采取“大社區、大物業”模式進行物業接管托管“三無小區”402個。深化推行“接訴即辦”,提供“7×24”小時便民利企服務,12345熱線按期簽收率、按期辦結率、一次性辦結率在全省均排名第一。以“微治理”提升美譽度。創新城管“大指揮”體系,構建一格多元、一員多能、全域覆蓋的網格化服務管理平臺,探索環衛保潔市場化運行模式,扎實開展“城市美容面面觀”主題活動,近3年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第三方評估位列全省第一。
聚焦“三項重點”,厚植“文明之根”。緊盯深化文明創建、推動移風易俗、培樹特色品牌三項重點工作,不斷拓展載體形式、持續豐富活動內容。深化文明創建“擴容”。創新實施“文明創建+”行動,探索文明創建與加強企業黨建相融合、與企業文化內涵相融合、與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相融合的“兩新”組織文明單位創建之路,文明創建機制不斷優化、領域不斷拓寬、內涵不斷豐富,成效不斷顯現。弘揚文明鄉風“鑄魂”。探索完善“五治”融合下的“核心價值觀鑄魂+先進典型引領+村規民約約束+法治道德守底+家風互評促進”鄉村治理新機制,深化拓展家規家訓家風弘揚行動,廣泛開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活動。深入實施積分制管理,以“積分超市”“道德銀行”等為依托,健全“道德評議—采集賦分—排行公示—兌現獎勵”機制,引導群眾深化移風易俗、弘揚文明新風。推動典型經驗“出圈”。全面推廣“曬被子·比孝心”“敬比賽夸”【敬老人、比公婆、賽媳婦、夸鄰居】、“請父母上樓,請爹娘回家”等典型經驗做法,臨澤縣“曬被子·比孝心”巾幗志愿服務隊榮獲“感動甘肅·隴人驕子”提名獎。以“六美六送六行動”【居室靚、廚衛凈、庭院美、產業興、家風正、村莊美,送科技、送法律、送家教、送健康、送關愛、送服務,生態建設巾幗行動、鄉村振興巾幗行動、居室美化靚化行動、庭院綠化美化行動、優良家風培育行動、文明鄉風潤澤行動】為主要內容,深入開展“和美鄉村·幸福小院”建設活動,以優良家風育文明鄉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