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20 10:03 來源:精神文明報
字號:[大][中][小]
近日,甘肅省委政法委發布《關于表揚2024年新時代“楓橋式”基層單位的通知》,全省30個基層單位被通報表揚,景泰縣人民檢察院榜上有名。近年來,景泰縣人民檢察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踐行主動創穩、司法為民,探索為民服務解難題的檢察工作新方法,采取務實舉措,積極主動回應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努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推動新時代“楓橋經驗”落地生根。
高質量健全“楓橋式”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健全機制顯擔當。制定《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的若干措施》,通過“信、訪、網、電”暢通受理控告舉報、刑事申訴、民事監督、司法救助、公益訴訟等案件渠道,實行“窗口接訪、權利告知、預約登記”等“一站式”服務,共處理各類群眾信訪事項547件,接待群眾來訪 601人次。信訪法治明規范。深入貫徹中央政法委信訪法治化工作要求,持續推動群眾信訪接收、回復、辦理和答復等各環節工作規范化,做到準確分流,避免多頭信訪,減輕群眾信訪訴累。“一次性”辦結信訪事項146件,導入法律監督程序辦理320件,做到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的同時做實群眾訴求依法解決。因案施策促和解。重點圍繞已進入檢察環節或檢察監督程序的各類案件,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探索輕罪治理模式,深化檢調對接機制,強化訴前和解,實現“案結事了人和”。促進刑事和解187件,依托“346”民事支持起訴工作法,運用“當事人申請+依職權監督”和“支持起訴+參與法院調解”的方式,為當事人挽回經濟損失600余萬元,實現特殊群體維權、社會關系修復、節約司法資源“1+1+1>3”的綜合效果。
高水平推進“楓橋式”社會治理現代化。數字賦能打造“護未之盾”。結合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形勢特點,聯動公安、教育部門,搭建涉賓館、酒店、醫療行業未成年人保護專項監督模型,發現案件線索200條,制發檢察建議和督促監護令16份,聯合相關部門建立動態監測、聯席會議、關愛幫扶、控輟保學機制,推動未成年人六大保護協同發力,幫助20名疑似隱性輟學人和罪錯未成年人復學。“春風化雨 ‘未’你守護”工作法入選甘肅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特色工作方法。類案監督鑄就“公益之劍”。以類案監督為突破,聚焦電動車治理、金融監管、煤氣安全等熱點,辦理行政違法行為監督案件8件,制發檢察建議8份,回復整改率100%。聚焦河湖生態、礦山治理、環境污染、國資保護等領域損害公益問題立案調查61件,制發檢察建議54份。1件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行政違法檢察監督案被評為省級典型案例。法治宣傳搭建“連心之橋”。聯合政法機關組成“法治進校園”巡講團,積極發揮法治副校長作用,開展法治宣講、輔導報告、“模擬法庭”、法律知識競賽等法治宣傳活動200余場次。結合下鄉入戶和鄉村振興等,與鎮政府、村委會等部門積極對接,幫助建立健全村規民約,充分發揮村民自治作用,共同維護農村和諧穩定,促進法治鄉村建設。
高效能打造“楓橋式”矛盾化解模式。以領導包案促進矛盾化解。充分發揮“關鍵少數”在推動解決疑難復雜問題中的示范引領作用,堅持以“頭雁效應”激發“群雁活力”,認真落實領導包案化解首次信訪案件制度,通過領導包案、帶案下訪、入戶走訪,重點約訪等多種方式,真心真意察民情、解民憂,讓群眾帶著問題訴求來,帶著滿意答復歸,做到“事心雙解”,切實推動矛盾糾紛化解。以高質效辦案回應群眾期盼。扎實推進“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做到7日內程序性回復、3個月辦理過程或結果答復率100%,兌現“民有所呼,檢有所應”。用檢察聽證為群眾提供充分表達訴求的平臺,擺事實、講證據、釋法理、講情理,讓人民群眾從開放、透明的辦案過程中感受到公平正義,以公開促公正贏公信。以司法救助兜牢民生底線。聯合縣人社、民政等11個行政單位,會簽《關于建立國家司法救助與社會救助工作銜接聯動機制的實施意見》,通過發放緊急救助金、開展心理輔導、協調相關部門落實低保政策、提供就業培訓指導、發放困難學生補助等“1+N”多元救助模式,為57名困難群眾落實救助資金200余萬元,有效提升困難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有力保障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接下來,景泰縣人民檢察院將以榮獲新時代“楓橋式”基層單位為新起點,持續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凝聚多方合力,提升檢察履職能力,讓公平正義的法治之光在基層熠熠生輝,為區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貢獻更多檢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