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26 14:03 來源:慶陽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辦公室
字號:[大][中][小]
【編者按】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實全國、全省宣傳部長會議精神,充分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甘肅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聯合甘肅文明網即日起開展甘肅省精神文明建設機制創新案例網上展示活動,旨在通過聚焦工作機制、豐富工作載體、打造優質品牌等創新舉措,進一步做優做強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創新、亮點工作,為推動新時代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可借鑒、可推廣的鮮活經驗、特色做法和生動實踐。
慶陽市“1+8+N”聯動機制
深化移風易俗宣傳引導工作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實施文明鄉風建設工程”“改進創新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工作機制。”慶陽市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重慶、山東、甘肅考察時關于移風易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新思想、革陋習、樹新風”為主題,探索實施移風易俗宣傳引導“1+8+N”聯動機制,市縣鄉村四級縱向到底,行業部門橫向共振,全民發動、全媒聯動、干群互動,推動移風易俗向縱深發展。
市級統籌部署,抓點引領帶動。“1”,即市級層面在推進移風易俗工作中發揮統籌作用,采取“四抓”引領推動。抓重點引領。確定合水縣為重點推進縣,召開全市移風易俗宣傳引導工作推進會,組織縣(區)宣傳系統負責人、精神文明工作分管領導及黨校、講師團等人員,實地參觀移風易俗主題展館、家風家訓教育基地,通過沉浸式體驗提升干部思想認識。抓專題宣講。實行統一規劃、統一標準、持續推進機制,制定《“新思想、革陋習、樹新風”移風易俗文明實踐宣傳宣講工作實施方案》《“抵制高額彩禮 倡導文明婚俗”宣傳引導工作方案》,組建由黨校專家、司法干部、“巧兒說法”法律服務團隊構成的專項工作組,編撰《移風易俗宣講提綱》《移風易俗普法宣講提綱》《移風易俗典型案例匯編》等標準化教材,解決基層宣教資源不足問題。舉辦全市移風易俗宣教骨干培訓會,建立縣鄉村三級聯動的巡回指導機制,市、縣(區)宣傳部門聯合開展督導指導,形成全域覆蓋的宣教格局。抓主題活動。結合傳統節慶與重要時間節點,將移風易俗融入“我們的節日”系列主題實踐,策劃開展“學雷鋒·我行動”“緣定七夕 真愛永恒”集體婚禮、“迎中秋 鄰里情”“村超”“村BA”“村晚”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培育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抓樣板建設。重點遴選基礎設施完善、鄉風文明基礎扎實的村作為市級直抓點,依托全域覆蓋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矩陣,常態化開展文明實踐活動,促進觀念更新與行為轉化“雙提升”。依靠群眾自治破除陳規陋習,指導修訂村規民約,建設多功能紅白理事大廳,形成“事前報備——事中監督——事后評議”閉環管理機制。合水縣唐旗村組建婚俗服務、禮儀指導等6支志愿服務隊,搭建婚喪事簡辦服務平臺。鎮原縣梁韓村將“每月為父母改善伙食”“每年為老人添置新衣”等孝老條款納入村規民約,獲得群眾積極響應。
縣區聯動推進,抓好重點關鍵。“8”,即八個縣(區)共同行動,聚焦“三類群體”抓實移風易俗中堅力量。聚焦骨干師資抓培訓。組織對鄉(鎮)黨委書記、分管新時代文明實踐負責人,縣(區)委黨校(行政學院)教師等進行培訓,保證每個鄉鎮有5至10名的宣講骨干。聚焦重點人群轉觀念。堅持把培育文明鄉風與移風易俗相結合,對在鄉村風俗中有較大影響的村“兩委”會”成員、駐村工作隊隊長、各村民小組長、新鄉賢和總管、紅娘、司禮司儀等“關鍵人”進行集中培訓,通過宣講政策、普及法律、現身說法等,引導農村移風易俗“關鍵人”響應黨的號召,帶頭移風易俗。聚焦黨員干部樹導向。堅持把全面從嚴治黨與移風易俗相結合,對黨員干部實行婚喪喜慶事宜事前備案、事中監督、事后報告制度,簽訂《黨員干部移風易俗承諾書》,以嚴的要求約束黨員干部,以“關鍵少數”引領“絕大多數”。
鄉村干群參與,抓細任務落實。“N”,即鄉村干群廣泛參與,通過強化“四種措施”織牢移風易俗基礎。強化宣傳發動。持續提升新時代文明實踐“云平臺”普及度、利用率,通過互聯網、公眾號、微信群推送移風易俗微視頻、優秀案例和倡議書等,把宣講陣地延伸到“線上”“云端”。面向全社會招募組建“黨的聲音進萬家”新時代文明實踐宣講隊,拍攝《正諞慶陽》《小郭說家風》等系列短視頻,用“小視頻”推動“大宣傳”。強化組織推動。各鄉鎮成立由黨委書記任組長的移風易俗工作領導小組,鄉鎮黨委書記、村黨支部書記帶頭上臺宣講,移風易俗帶頭人上臺宣講身邊事。村“兩委”干部、新鄉賢、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帶頭落實“一碗饸饹面過事”。村民舉辦紅白喜事期間,“兩委會”主要負責人主動上門,喜事祝賀,喪事慰問,并按照村規民約將酒席人數、禮金標準等與事主提前約定,制作《敬告來賓書》,在顯著位置張貼告知,讓群眾放下思想負擔,既有“里子”又有“面子”。強化典型帶動。充分發揮農村紅白理事會的作用,鼓勵和支持理事會理直氣壯、扎扎實實地為民管事和服務。組織開展文明家庭、“十星級文明戶”“低彩禮模范戶”“最美新娘”等活動,對在推進移風易俗中涌現出的典型,通過媒體宣傳、社會宣傳等進行宣傳報道,營造移風易俗光榮的良好氛圍。強化激勵促動。創新打造“美德信用生態圈”,通過“正氣銀行”“道德超市”等載體建立文明行為儲蓄體系,將婚事新辦、喪事簡辦、“低彩禮”“零彩禮”等文明行為計入“積分存折”,對日用商品實施“道德估值——積分兌換——信用增值”三級轉化機制,形成“善行量化——積分可見——實物可換——榮譽可享”的激勵鏈條,放大了“德者有得”的N次方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