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31 16:03 來源:文明永靖
字號:[大][中][小]
近年來,永靖縣將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與鄉村文化振興、社會綜合治理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條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特色發展之路。文明永靖,正在以一場場豐富多彩的文明實踐活動如春風化雨般滋潤著百姓心田,繪就了鄉村振興的文明底色,在永靖大地綻放著文明實踐的新光彩。
文明實踐深化社會治理 構建全民參與的共治格局
永靖縣創新推行“四進”工作法,以“進機關、進鄉鎮、進學校、進家庭”為主線,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文明實踐網絡。在機關,實行“縣級領導分片包干制”,干部下沉一線,帶動機關單位組建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開展交通勸導、衛生整治等常態化服務。鄉鎮文明實踐工作中,永靖縣打造“文明實踐+社會治理”融合模式,建立“文明積分兌換超市”,村民通過參與環境整治、志愿服務可兌換生活用品。全縣中小學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系列活動,將彩陶制作、儺面雕刻納入勞動課程,讓學生在非遺傳承中增強文化自信,讓學校成為文明傳承的主陣地。
文化惠民浸潤百姓心田 打造永不落幕的精神家園
永靖縣整合“一站多點”陣地資源,構建“1個中心+17個所+134個站”的三級服務體系。劉家峽鎮新西社區將閑置鍋爐房改造成“文明實踐驛站”,配備電子閱覽室、書畫室等設施,每天免費服務群眾超百人。春節期間,各鄉鎮舉辦社火展演,吸引近萬人參與;文化廣場的秦腔自樂班、“百姓大舞臺”活動展演,各鄉鎮開展的“一月一主題”文明實踐活動等等,讓群眾從“旁觀者”變為“組織者”“參與者”,讓文明實踐更有溫度、更接地氣。全縣注冊志愿者達3.3萬人,服務時長超18萬小時。民政局愛老敬老志愿服務隊定期為獨居老人理發、義診;劉家峽鎮開展的“撿煙頭換雞蛋”活動,帶動3000余名群眾參與環保行動;縣文明實踐中心精心打造“棗園講堂”“田園課堂”“小院講堂”等特色志愿服務活動,組織專家學者、黨員干部通過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講理論、傳政策,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縣委宣傳部組織的以“爭做文明有禮永靖人”為主題,廣泛動員全縣2518名志愿者,認真開展“向不文明行為說不”主題志愿服務活動,深入推進道路交通、城市管理、素質提升“三大工程”,優化了城市環境,提升了城市形象,全縣志愿服務品牌化運作成效顯著。
移風易俗培育文明新風 破除陳規陋習樹時代標桿
針對高額彩禮等頑疾,永靖縣創新“四步工作法”:“一約”“四會”“五倡議”“六進”,將抵制高額彩禮、倡樹文明新風寫入村規民約,并在村口、廣場等人員聚集處上墻展示,讓村規民約成為群眾自覺;充分發揮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禁毒禁賭會作用,讓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營造厚養薄葬的良好氛圍。采取婚事新辦倡節儉、喪事簡辦重厚養、喜事儉辦樹新風、好事多辦傳美德、科學文明除迷信五倡議行動,推動社會文明進步,摒棄陳規陋習,樹立健康、文明、節儉的生活方式。利用多種形式和各種宣傳宣講活動,通過進機關、進學校、進鄉鎮、進社區、進家庭、進宗教場所,將文明新風理念送進千家萬戶。同時舉辦集體婚禮、青年干部聯誼會,讓文明婚戀觀深入人心。殯葬改革同步推進,建成永靖縣殯葬服務中心,所有喪葬事宜全部在殯儀館集中辦理,實現喪葬事宜規范化管理。
如今的永靖,文明實踐處處可見、群眾幸福溢滿全城。廣場上舞動的儺面幡旗傳承著文化基因,積分超市里的歡聲笑語見證著鄉風轉變,志愿者的紅馬甲映照著城市溫度。這組“文明實踐交響曲”,正奏響著鄉村振興的鏗鏘樂章。展望未來,永靖縣將持續深化“文明實踐+”模式,讓文明之花在黃河之濱絢麗綻放,書寫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的新答卷!